此次西安疫情来势凶猛,情况复杂,同学们只能在宿舍学习生活,生活不方便,情绪也容易出现波动,为响应“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的安排,同时为了缓解疫情期间同学们心理状态,1月9日晚,化工学院程光旭教授课题组召开线上会议。会议由程光旭教授主持,课题组全体研究生参加。

程光旭对同学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表示关心,并解读了当下的疫情形势,希望同学们“要有信心、有耐心,积极配合学校安排,工作和生活上不要有压力和负担,有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共同努力,一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程光旭作“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与启示”为主题的讲座,主要从时代的呼唤、中国的崛起、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拔尖研究生的培养途径和课题组研究生的管理和考核多个方面展开。他梳理了1500年来世界教育重心的转移,而21世纪转移到中国是逻辑和历史的必然。我国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期下,对高等教育的发展的高端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极其迫切。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的创新性人才,提高研究生质量将成为未来几十年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他提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五要素是创新、融会贯通、实践能力、想象力、毅力胆识和谋略,并讲到毕业研究生的成才之路就是需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最后,程光旭谈了自己培养研究生的体会,并对课题组研究生管理和考核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王亚飞讲述了自己目前在日本九州大学的学习经历,谈论自己对研究生学习教育管理的几点想法。胡海军结合企业和高校学习管理的经验,提出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
大家纷纷表示,对此次会议感触很深,博士研究生胡松岩说:“这次组会的内容凝结了程老师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深层次的思考。作为一名刚刚进入博士阶段的学生,我感受到了沉重的历史使命与责任。通过这次的学习,不仅收获了更加宽阔的视野,还明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尤其是在疫情期间,面对单调的生活,激发了大家学习进步的动力。”
硕士研究生王璐感慨到:“先有思想的解放,再有科学的萌芽。这次自己最大的感悟是思想上的拨开云雾,认识到了研究生教育的时代性,学到了提高研究生竞争力的方法。对比自身的经历,自己在科研激情、攻坚克难和持续投入上尚有不足,再接下来的日子里,要注重自身创新,坚定学习初心,提高各方面的竞争力,培养自身的持续发展能力。”
硕士研究生陈之腾说:“作为研究生的我们,应当打好基础,完成科研与学业任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要做到敢于创新、融会贯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争当新时代的新青年。”
硕士研究生张强说:“经过两个小时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程老师对学生的良苦用心,决心更加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怕困难,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当代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贾彤华说:“疫情特殊时期程老师对我们研究生培养的讲解令我受益匪浅,我即将成为一名博士研究生,要更加注重自己创新能力的挖掘、理论体系的形成,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要保持自己踏实勤奋的工作态度,向老师学习严谨的科研精神,要持续不断的学习,并能把学习的成果融会贯通,争取早日完成博士工作任务,获得博士学位。”
硕士研究生陶亦说:“这次的会议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想要在世界之林屹立,必须要重视国家教育和科技的发展,以科技和教育来引导国家的发展。我反思这半年学习经历,深知在研究生求学阶段,应克服惰性,积极创新,虚心向师兄师姐求教,不断提升自己研究水平,在导师指导下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社会就业中展现出交大人的优秀的能力,同时使自身能力契合社会需求,紧跟时代发展争取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