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抗疫

首页  >  多彩抗疫  >  正文

【同心抗疫】西安交大举办通识教育线上“抗疫”系列讲座

日期:2022-01-15 点击数:

新冠疫情来临,给西安按下了暂停键,全校师生也相应开始实行封闭学习生活的模式。为了丰富师生学习生活,舒缓焦虑情绪,同时充分利用时间扩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升学术素养和综合能力,教务处、研究生院联合各学院,推出了60余场线上通识教育及学科前沿系列讲座,广邀校内外多学科多领域专家学者,围绕疫情防控的历史经验、现实思考和专业启示精心讲授,让非常时刻“宅”在宿舍和家中的交大师生,面对疫情不焦虑,把知识转化为意志并落实到行动。

教务处、宣传部组织开展“通识大讲堂”线上系列,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康震、陕西师范大学于赓哲、武汉大学骆郁延、长安大学韩秀华、国学名家刘伟见等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战疫主线,讲授“毛泽东诗词中的理想信念与战斗情怀”“中国历史上的瘟疫与抗疫”“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用国学智慧构筑疫情下生活与学习新常态”等内容,从精神启示、历史传承和国学智慧等方面,增强师生战疫必胜的决心,线上观看总数超2.5万人。

研究生院开设新港名家论坛——新春专“线”系列,邀请西安交大管晓宏院士、韩鹏杰教授,北京大学陈鹏教授、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南京大学胡阿祥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尹海涛教授等,从互联网与智能化、化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的前沿发现,到积极心理学、国学人文的理解感悟,再到未来政策制度的远景展望,多学科、多角度,为师生带来精彩的视听盛宴。

各学院也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围绕科技前沿、人文艺术、疫情应对和心理健康等内容,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线上讲座。

生命学院邀请赵永席教授介绍了核酸编码扩增技术在核酸检测中的作用,对未来核酸分析技术在监测生命物质、解析生命现象、理解生命过程等方面的应用作了展望。生命学院充分发挥校友力量,邀请多名校友面向母校师生分享行业前沿咨讯、职业发展心路历程、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内容。

能动学院教授秋穗正围绕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核心理念,讲述了核能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其对中国绿色可持续发展和陕西省综合发展的助力,帮助学生构建学科前沿自信。

法学院举办多场通识讲座,党总支王保民为师生解读习近平法治思想,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教授李晓鸣为师生讲授科技进步法的修订背景和内容更新。学业导师们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生活,薛华以鼓励学生在疫情期间主动建设宿舍小家庭,形成互帮互助的舍风。

经金学院打造“知新”讲坛,邀请朱曦、拜根兴、张文华等,为学生带来茶艺、历史和艺术类讲座,拜根兴教授以《久居唐长安,我们对它了解多少?》为题讲授了古长安城的历史文化风貌,深受学生欢迎。

航天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何国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级工程师刘绍奎、航天六院高级工程师杜飞平、航天一院研究员李炳蔚、国家外专特聘教授Oleksandr Tisov等,就国家重器、业界动态和学科前沿等内容,进行了精彩分享,启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创新精神和报国热情。

外国语学院教授金中和学生联袂创作了抗疫歌曲《定能挺过去》,并作“西安交大抗疫歌曲的海外传播”的专题讲座,介绍歌曲的创作理念和经过,阐述在当下向世界推送抗疫歌曲的社会意义。金新围绕全球疫情影响等,分析百年大变局下的中美关系。

物理学院、化学院、机械学院、管理学院、人文学院也纷纷发动学科知名教授,为学生讲授各类学科前沿知识。

通识教育及学科前沿系列讲座加强了疫情期间师生的联系和互动,充实了学生生活,使师生同心、学习不辍,获得大家一致好评。抗疫攻坚战曙光在前,交大人将继续迎难而上,在与疫情的抗争中展现出不同凡响的交大风貌。

文字:教务处

图片:教务处 研究生院 各学院

编辑:朱凡煜 腾飞工作室 郭程举